![“一分钟”了解葡萄酒!](http://www.fglyzy.com/wp-content/themes/module/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葡萄酒是最接近大自然的产物之一,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完美体现,因其悦目的外观、芬芳的香气、复杂多变的口感而风靡全球。
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一定酒精度的发酵酒。按含糖量,可分为甜、半甜、半干、干4种;按颜色,可分为白、桃红、红葡萄酒3种;按二氧化碳压力大小,可分为起泡、平静葡萄酒两种。另外,用鲜葡萄或葡萄汁在采摘或酿造工艺中使用特定方法酿造而成的是特种葡萄酒,如利口葡萄酒、冰葡萄酒、低醇葡萄酒、脱醇葡萄酒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第九十七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且中文标签应当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因此,正规渠道的进口葡萄酒一定会有中文标签。
![“一分钟”了解葡萄酒!](http://www.fglyzy.com/wp-content/themes/module/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比如路易葡萄酒的中文标签上标注的配料为:葡萄汁、二氧化硫。消费者可能会感到疑惑,二氧化硫为什么会出现在葡萄酒中呢?
实际上,二氧化硫是一种国内外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在葡萄酒中发挥着“抗氧化剂”“防腐剂”“保鲜剂”等作用。一是可选择性杀灭葡萄酒酵母以外的其他杂菌,保护葡萄酒酵母健康发育与正常发酵;二是利于葡萄汁中悬浮物的沉降,使葡萄汁很快澄清;三是减少单宁、色素的氧化,防止氧化浑浊,颜色退化;四是可增加浸出物含量和酒的色度。五是协同增加不挥发酸含量。虽然葡萄酒酿造中会自然产生少量二氧化硫,但含量不足以发挥作用,还需额外添加。因此,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食品添加剂标示要求,配料表中需将其明确标识。
|葡萄酒的固态沉淀物|
![“一分钟”了解葡萄酒!](http://www.fglyzy.com/wp-content/themes/module/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葡萄酒出现固态沉淀物属正常现象,常见以下3种:
一是酒石酸结晶。酒石酸是葡萄酒中主要有机酸之一,通常溶解在酒液中,温度偏低时会与酒中的钾离子结合,以晶体形式析出,形成酒石酸结晶。
二是酒泥或酒渣。主要包括酒精发酵结束后死去的酵母细胞、葡萄皮、葡萄梗和葡萄籽等。
三是酚类化合物等物质。葡萄酒在陈年(即贮存)过程中,酚类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些固态化合物并积聚在酒瓶底部。出现上述沉淀物与葡萄酒酿造、陈年相关,对人体和葡萄酒的品质都是无害的,可以放心饮用。
但是,当葡萄酒受到细菌、霉菌、醋酸菌等微生物污染或是储存不当时,可能产生不同于上述3种情况的云雾状或絮状沉淀,因漂浮于酒液,使其浑浊、不透光。出现这类情况的葡萄酒基本已经变质,不可再饮用。